[臨床心理所] 考上心得分享 - 內含推甄準備方式,請配溫開水服用
我是國家補習班的學生,謝謝學弟妹撥冗看這篇長長的文章,想給大家的第一句話就是:
「乖乖跟著郭易就對了,一定要從頭跟到尾」。無論你是否考上,都將對你受用無窮!
這是我第二次準備臨床心理所的考試。第一次和大部分的同學一樣,在大三時開始準備筆試,後來落榜。第二次就是這次推甄,錄取中原臨心所(正取2)。我想把這兩次準備的心路歷程分成下列幾個段落分享給大家,兩種痛苦一次滿足。
「1.生涯探索」中,我把重點放在大三開始準備考試,一直到落榜後去工作,之後又重拾書本的轉折,故事性較強。我覺得筆試準備方法應該留給筆試考上的同學來介紹,但這段可以幫助大家了解為什麼我會說跟著郭易受用無窮、為什麼對走臨床心理、又為什麼第二次會選擇推甄而非筆試?
如果想跳過心理歷程直接看準備推甄方法的同學,也可以從「2.選擇考試方式」及「3.如何準備推甄」開始看就好。
(請點標題繼續閱讀...)
0.背景簡介
我大學是念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(類似社會學與心理學雙主修的概念,但也因此兩種學的都不精),大學時成績中上,覺得自己對心理學的領悟力好像還不錯,所以大三開始萌生考研究所的念頭。
當時只知道自己喜歡心理學,但對於「諮商所」、「臨床所」、「認知心理所」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完全搞不清楚,選擇臨床只是因為聽說臨床學得最深,將來工作好像也可以涵蓋諮商的範圍,選擇比較多,就一頭栽下去了,有夠熱血的。
1.生涯探索:繞了一圈還是回到臨床心理所
大三開始準備臨心所,本來在校成績還不錯的我,進入補習班之後才真正知道自己學的有多淺、基本觀念有多差,特別是大一統計雖然高分過關,但上了郭易的課都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學過統計了。
不過跟著補習班的節奏上課、唸書、寫作業以及和讀書會的每週討論,果真讓我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急速抬升自己的實力,也培養了很好的唸書習慣,回首那段時間真的非常認真,雖然沒考上,但也覺得還算對得起自己,只是當時心理素質真的太脆弱了。
郭易在第一堂課就說了:「想考上,最關鍵的步驟就是:要去考試!」,當時覺得是廢話而笑笑,但經過半年多的荼毒後,12月開始報名時,還真的開始落入自我懷疑的圈套,覺得自己考不上,明年準備充裕再來好了…(回想起來,更精確的想法應該是「都那麼認真了,如果還考不上怎麼辦?」),因為不知該如何跟無形的江東父老交代,讓當時的我幾度想放棄去考試,後來只勉強報了東華和成大,可是一直到考試前夕都“極度焦慮”,完全無法靜下心來唸書和寫考題,最後以東華備6慘烈收場。
我是那種,花了近一年的時間一步一腳印瘋狂的唸書,但到最後卻不給自己機會的白痴。
雖然落榜,但好在這年的書沒有白念、習慣也沒有白培養,後來大四上拿到書卷獎,大四下因為上課認真,且成績也不錯,被從中研院來學校兼實驗設計課的老師相中(?),因此我六月畢業後隨即進入中研院的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工作,和老師變成了同事。
從文組跨第三類組的過程相當崩潰,但我開始從認知神經科學、大腦的角度出發,認識心理歷程的運作,也進行心理學的實徵研究,接觸了fMRI、MEG等腦照影工具,工作兩年後考上了陽明大學的神經科學研究所,也用ERP收了屬於自己的實驗。我覺得在中研院和陽明的這三年,真的是人生極棒的經歷,可以跟非常厲害、聰明又努力的人一起工作學習,而若是我沒有準備研究所的那段過程,這樣好的機會也不會降臨在我身上。所以我才會說:好好跟著郭易,無論你是否考上,都將對你受用無窮!
同時,當年報考諮商所、臨床所的同學也經常和我分享碩班經歷,而我自己也深入認識了認知神經科學在心理學上的角色,才終於搞清楚「諮商所」、「臨床所」、「認知心理所」分別在做些什麼了。經過這一層的探索,從不同角度認識心理學後,我才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還是在臨床,對臨床的喜歡更是比以前堅定!於是我又回來找郭易,開始準備臨床所的考試。
2.選擇考試方式:推甄或筆試?
雖然我是推甄上的,但我強烈建議,若你想報考的不是自己的母校、若你沒有研究經驗(至少科技部的研究計畫要有通過才行,光參與而已也是不足的)、若你的在校成績以及實習經驗沒有「超級亮眼」的話,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推甄!因為準備推甄真的非常辛苦、等待結果的過程更是痛苦、又浪費你唸書的時間、最可怕的是磨損你準備筆試的心力!
我第一次選擇筆試就是因為我國科會計畫沒過、成績普通、又沒參加過實習。所以完全沒有選擇餘地,只能認命考筆試。而第二次會選擇推甄有兩個原因:一是我太高估自己的心智堅強程度,二是因為我有過中研院的研究工作經驗、念過陽明的碩班、也寫過自己的研究計畫並付諸實行,不推甄似乎太可惜了。當時想說:「我有寫過研究計畫,再寫一份應該沒那麼難,而且推甄沒上大不了準備筆試就好了。」抱著這個愚蠢的想法,我開始著手準備推甄資料。
我大概是忘了上次寫研究計畫時,有老師在旁指導,而這次我一個人要孤軍奮戰。從五月開始思考研究主題、搜尋並篩選相關的paper(同時有陽明的課業在忙)、八月才開始閱讀、整理中英文的paper約20篇、九月開始搜集各校各老師的專業領域、寫研究計畫及推甄相關資料(而且每個學校需要的報名資料還不太一樣,超麻煩)、十月開始陸續寄資料等,當然這過程也一邊在準備筆試,所以超累。
看似輕描淡寫的過程,其實每天都耗盡心力在閱讀paper、整理paper、釐清每一篇paper的邏輯以及paper與paper之間的關聯性、還有每一篇paper與我的研究之間的關係、再把它寫出來,超級費力!!!而且重點是,在你花幾個禮拜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弄這堆資料時,其他同學都在唸書!!!
把資料一一寄出後,開始地獄般的等待初審結果,等待過程真的超痛苦,若不幸初審過了還有口試,準備口試又是另一個煉獄,即使口試全部結束,但沒放榜前都是心懸一線,煎熬到不行,根本沒辦法用「推甄沒上大不了準備筆試就好」這樣輕描淡寫地帶過。
我投了四間學校(政大、輔大、東吳、中原),後來東吳和中原需要口試,到12月中才真正放榜完畢,而我從9月到12月起幾乎天天失眠,作息大亂、又欠一堆課沒補、書沒念。真心覺得,若推甄沒過,我筆試大概也很難考上了。因此,若沒有鐵一般的心智跟亮眼到不行的學經歷,建議別輕易嘗試推甄!雖說也可能是我太脆弱了,但我讀書會的同學,也有人準備推甄後來沒上,人也就消失了。
3.如何準備推甄?
3-1研究計畫
如果看完上面的恐嚇之後,還是很想準備推甄,歡迎繼續往下閱讀。
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,你要先做大量的文獻回顧,把paper的重點整理起來。整理paper是個學問,因為裡面的內容細又繁雜,常常看過就忘了細節,或容易把不同paper的結果搞混在一起,如果不整理,很難釐清「paper與paper之間」以及「各篇paper與我的研究計畫之間」究竟有什麼關聯性。
整理paper有訣竅,我會建立一個excel檔,將每篇paper都有的重要元素先列出來,接下來你要把這些重要元素從每一篇paper中找出來,再把它填入excel檔內,如此一來即使看了十幾篇paper,你只要翻翻Excel檔,就可以很快找到每篇paper的重點,也可以釐清不同paper之間的關聯性、相似處、差異處在哪裡,且引用在自己的研究計畫時也很方便。
我自己列出「paper的重要元素」是:作者/年份、題目、收案人數、受試者年齡、研究目的、研究工具、自變項(IV)、依變項(DV)、控制變項、結果、結論或解釋、補充資訊(備註)。
雖然整理很麻煩,但是對於釐清問題以及建立邏輯上非常有幫助,也可以大大加快你念paper的速度!然後國外的paper很重要,可以的話最好都找國外的,或至少一定要有2~3篇以上是國外的研究。
再來,做完文獻回顧,並且整理完重點之後,才能「奠基在過去研究結果的證據之上」,說明你想「進一步探討的問題」是什麼,所以研究問題要非常具體、可測量,而你的研究問題也必須是之前沒有人做過的東西,這份研究才有價值。
接著,你要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來做(你可以參考其他篇paper的研究方法或自己設計也可以)、對於這個研究問題的預期結果又是什麼?最後再附上你引用的所有文獻。
我自己寫的順序是這樣,我覺得邏輯上比較順:
研究動機->文獻探討->研究問題(具體、可測量)->研究方法->預期結果->參考文獻->摘要
要切記研究計畫裡的每一句話都要有實徵證據支持,不可以是自己的「感覺」,而你的研究問題、研究方法以及預期結果也是奠基於過去的證據(文獻探討)之上做的推論喔!
研究計畫寫完之後,切記一定要給其他人看過,我至少給五個以上的人看過,他們都分別找出計畫的破綻,並給了我許多修改的建議,我也給我媽媽看過,她看懂才表示我寫的夠淺白、邏輯夠清楚。而身邊的朋友,有人幫我揪錯字、有人幫我修改結構讓章節更分明、有人找到我畫錯圖、有人發現指出我寫不清楚的地方、有人給我更深入的建議讓我把研究計畫修改的更有深度。請人讀過非常重要,即使你自己看過上百遍,但自己寫的東西就是親切,只有別人才能看到你的盲點。
3-2自傳
我覺得最大的重點大概是「自傳是用來推銷自己的,『每一句話』都要達到『推銷自己』的作用」,再者是要把「你過往的經歷」跟「你想要推甄的系所」之間的關聯性串起,約一頁半內最好。
3-3其他資料
每間學校的報名程序和要寄的東西不太一樣,寄之前也勢必要調查一下你想投的學校中,是否有老師在做與你研究計畫相關的研究,例如你寫了神經的研究,但這個學校完全沒有做神經的老師、也沒有適合的儀器,那他們即使想收你也沒辦法。
另外,推薦函也是跟研究計畫差不多重要的東西,如果已經鐵了心要推甄,最好先確定自己想推甄的學校,然後早點請學校教授或相關領域的權威者幫你寫推薦信,因為老師們都很忙,所以至少要給對方兩週以上的時間寫信才有禮貌喔!
這次看到一個小悲劇,有個同學已經費盡心力寫完了研究計畫,但因為來不及請老師幫忙寫其他學校的推薦信,最後只投一間學校(台大)真的很可惜!後來她推甄沒上,也沒再繼續參加筆試了。
3-4口試
我只有參加東吳和中原的口試,所以僅能分享這兩間學校的口試經驗。我超級容易緊張,而且一緊張腦袋就一片空白,大學的時候都是在底下做報告,從來不上台的,現在遭到報應了,所以只能靠著瘋狂背稿應付我的口試…。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問題,但因為不確定可以花多少時間講,所以我準備了1、1.5、2分鐘版的,練習了近百次,背得滾瓜爛熟XD
東吳有要求用PPT簡介自己的研究計畫,中原則是什麼都沒講。但後來我發現,用PPT先整理過一次是個很好的方法,雖然我已經看過自己的研究計畫幾百次,也接受過朋友們砲火猛烈的問題和檢驗,但要我在短時間內口條清楚的介紹自己的研究,還是很有難度,於是我先把研究計畫做成簡要的PPT,主要以圖示或表格的方式呈現,講稿內容重複練習N次後,又請了一批朋友、補習班老師、補習班的施學文學姊幫我模擬口試。這堆練習真的超級有用!雖然去中原面試前的最後一次模擬口試,還是很不樂觀,但相較於最初已經進步不少,朋友的鼓勵也給我很大的力量。
中原是第一間面試的學校,一進口試的會議室還真是有點嚇到,大約有8~10人的陣仗。他們先請我做1分鐘自我介紹,可是我實在太緊張了,所以聲音超誇張的從頭抖到尾,尾音還會飄且接近破音的狀態,為了讓聲音穩住所以講超慢(約2分鐘),但老師們也沒打斷我,結束後還叫我不要緊張XD。
後來他們開始問我研究計畫的內容,我依照腦海中PPT的順序講給他們聽,很快就被打斷,其中一位老師跟我說,我寫的這個主題應該去報公衛所而非臨心所,我被這從沒料想過的問題嚇到,所以又緊張的開始胡言亂語,我現在真的完全想不起來自己說了些什麼,所以很快又被打斷了。
十分種的口試裡面,各個老師分別提出質疑,覺得我研究計畫的主題不夠切中臨床心理,而當下的我也沒辦法給出可以說服他們的答案,也讓他們因此一路追問這個問題。到後來老師們近乎放棄的問我知不知道臨床心理師在做些什麼,他覺得我對臨床心理抱有太深的期待之類的,說我想做的事和研究,無法在這個領域施行,我只好說我的研究計畫只是依據現狀發想的一些想法,但不是一定要做這個計畫,但好像還是無法說服他們。
後來有個老師問我,有沒有看過國外臨床心理的文章或期刊,我念出引用在研究計畫內的幾篇英文文獻,但老師又追問還有沒有其他的,我也完全回答不出來。
最後是一個女老師幫我圓場,她說他們沒有想要針對或批評我的意思,只是想要更加了解我對臨心所抱的想法和期待,但他們一致肯定我的研究計畫寫得非常完整,很不容易,然後就說他們會再通知,於是乎我腦袋一片空白的道謝之後就離開了會議室…。摁…近乎毀滅的口試。
經歷過砲火猛烈的中原之後,我像浴火重生般的蛻變XD,回去之後把中原的老師提出的質疑好好整理一番,也把PPT大修特修才到東吳面試。
剛報到完,明明還沒到面試時間,學生就把我帶到一個小房間並給我一個信封,我問他要做什麼他也不講,只說開始計時才能打開信封,信封內是一段英文,我讀完之後也不知道要幹嘛,時間到就把信紙放回信封內,隨即又被帶到一扇大門前,想不到一開門就是三個老師坐在裡面!嚇我一跳!不是一個小時後才要面試嗎!?(還好我沒太晚到!)
由左至右是張老師、徐老師和曾老師,他們先請我把信紙拿出來,翻譯上面的段落,翻譯完後,老師們請我用PPT簡介自己的研究,經過中原的重創之後,這次我能夠心平氣和的清楚表達。張老師好像是扮黑臉,從頭到尾都不笑的皺眉看著我,提出了與中原老師類似的質疑。不過因為中原的經驗,這次真的大有進步,我能夠對答如流的把想法和老師們說,不是用背搞的方式,而是你問我答,也能夠切中他們的問題回答,所以每次答完後另外兩位女老師都是頻頻點頭,甚至到後來開始和我聊自傳以及研究動機和家庭背景之類話題。離開會議室後,我覺得這次面試的超好,東吳應該很有希望!
結果…中原正取2,東吳成績奇差無比XD,所以推甄真的是個很不踏實的過程,還是考筆試憑實力去拿分數比較實在XD
謝謝學弟妹看完,如果有人對研究計畫或自傳還有問題,可以寄信到adinabo19901005@gmail.com
聯絡我,當初我也是得到好多人的幫忙,希望也能盡可能幫到大家!若大家有興趣也可以上FB搜尋「臨床心理師養成日記」,我考上以後去精神疾病的康復之家工作,粉專內有許多工作內容分享,希望讓大家更加認識精神疾病的患者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