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臨床心理所] 心理治療課-自我鬆綁,瞭解自己在關係中的選擇權
這學期的心理治療課很硬,上半天是老師上課和課堂報告,下半天是督導,一整天的腦力激盪後,下課後同學們都是成癱軟頭痛癡呆狀...。
課程起先的幾週都是老師先教我們心理治療的倫理、理論、程序和技巧,並在課堂上讓同學相互模擬練習。
幾週後正式接案,每個人手上都會有自己的個案,採大學生自由報名,但至少進行六次,每次50分鐘,雖然不是臨床個案,但對我們這些菜鳥心理所學生來說,也夠磨練了...Orz
每次接完案之後,我們就要接受老師的督導,聚焦個案的問題,並找出是哪些想法或習慣模式導致個案當前的問題。但即使找到了問題想法或行為模式,也不能像開處方籤那樣直接告訴個案更不能給建議,我們要協助個案一起探索他們的困擾,幫他整理過去經驗,讓他能夠在瞭解自己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癥結點,他才有改變的動力和可能性。
(點選標題繼續閱讀)
(點選標題繼續閱讀)
在每一次的課堂督導中,我們也會看其他同學的個案,再從督導和同學的回饋中學習,每個同學都非常認真看待自己的個案,也深怕自己做得不好會影響個案,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,心理師也要面對自己各式各樣的心魔...XD
這學期心理治療收穫很多,但礙於詳談可能會牽涉到個案或課堂同學的隱私,只好概念性的描述自己的心路歷程給大家聽了。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success.com/article/defend-your-boundaries-to-take-back-control)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success.com/article/defend-your-boundaries-to-take-back-control)
我以為「同理」很簡單
第一次接個案的我超級緊張,以前的朋友告訴我,只有六次就好好陪他走完就好了,我覺得自己當時是理智上知道,但行為上不知道,所以前兩次諮商,個案在跟我談帶不好社團的時候,我很容易就落入自己習慣的問題解決模式,跟他討論要怎麼把社團帶好。
過程中一直打牆,因為個案身為社長一定比我這個沒什麼社團經驗的人更會帶社團,想當然我說得方法他都想過了,所以問題點根本不是「怎麼帶好社團」。
在晤談過程中我總聚焦在解決問題上,所以也沒有太多同理,直到督導老師說個案的自信心不足,如果我去跟他談怎麼帶社團,反而會讓他懷疑自己做事的方式不對,變得更沒有自信心。這一記當頭棒喝讓我覺得我不但沒在幫他反而像在害他,於是我開始認真的思考怎麼同理個案…。
第三次晤談之後,個案開始願意跟我說他家庭的故事,而他的家庭結構也是我意象不到的複雜,他說的時候情緒很強烈,我也很努力從他說的話當中,去想像一些畫面來理解個案的情緒,但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只能理解他會有無助、害怕、難過、生氣…的情緒,但不能真的深刻的感受到那些情緒背後的強度。
於是我很認真的想,到底要怎麼做到無條件接納和同理,這是我的個案最需要的支持,但我好像怎麼努力都沒辦法真正的做到,讓我感到很挫折。
寧願繼續痛苦,是因為面對自己更可怕
直到第五次晤談的時候,我提早半小時進去,開始想像個案是我的朋友,當我沒辦法幫朋友解決問題的時候,我會想給他支持和力量,所以當他在說的時候,我就想像自己安靜的抱著他,因此我說出口的話要符合我想像的行為。那次,我能夠盡可能從各個我看到的角度去點出他的犧牲、承擔、退讓和付出等等。
但過程中我卻覺得很像在玩一個堆牆和拆牆的攻防戰。
我想幫他拆掉心牆,讓他看到自己在關係中的犧牲,但他會合理化別人行為或責怪是自己標準太高,來否定自己所做的犧牲,就很像在把我拆的牆蓋回來,但過程中他又會透露自己是很累的。他其實也想要把自己心裡的牆拆掉,好好看見自己的努力,但卻不敢。
我想幫他拆掉心牆,讓他看到自己在關係中的犧牲,但他會合理化別人行為或責怪是自己標準太高,來否定自己所做的犧牲,就很像在把我拆的牆蓋回來,但過程中他又會透露自己是很累的。他其實也想要把自己心裡的牆拆掉,好好看見自己的努力,但卻不敢。
這次治療讓我看到,他好像沒辦法從痛苦的行為模式中解套,於是我開始思考,瓦解這個行為模式後,他要面對的害怕可能是什麼?讓他寧願繼續痛苦也不願坦然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犧牲。
累積五六次的晤談,我推測他最深層的害怕是不想看到他最愛的的家人可能沒那麼愛他、沒那麼重視他,所以他不敢承認自己在關係中犧牲、付出。
因為犧牲顯示了家人對他的虧欠,那表示他也需要去承認家人因為私慾對自己造成的傷害,背後的含義是家人更重視他們自己而沒那麼愛他,因此看見自己的犧牲和不滿的同時,也需要去面對自己不夠被愛的事實,這讓他遲遲不敢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感覺。
因為犧牲顯示了家人對他的虧欠,那表示他也需要去承認家人因為私慾對自己造成的傷害,背後的含義是家人更重視他們自己而沒那麼愛他,因此看見自己的犧牲和不滿的同時,也需要去面對自己不夠被愛的事實,這讓他遲遲不敢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感覺。
自我鬆綁,瞭解自己在關係中的選擇權
幾經思考,我想最後還是要回到為什麼我們想解決個案的主訴問題時,要先透過晤談讓他們瞭解自己?
我覺得「瞭解自己」才知道自己思考和行為模式背後的「需求」是什麼,當我們能夠看到自己深層的需求,面對自己真實的感覺,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、害怕的是什麼,才能看見我們在關係中的選擇權,決定自己願意做什麼或不願意做什麼,而不是一昧的犧牲或退讓。
假使我瞭解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「被愛、被重視」,首先我要能夠正視自己「目前感覺到不夠被愛」的感受,接著或許可以慢慢換一種讓自己好過一點的方式得到滿足,而不總是讓自己在關係中犧牲、付出,用讓自己痛苦的方式去換得別人的愛或喜歡。
但至於該用什麼其他方式來滿足這部分的需求,可能需要更長的晤談時間來探索和建立。
但至於該用什麼其他方式來滿足這部分的需求,可能需要更長的晤談時間來探索和建立。
因此,瞭解自己是第一步,接下來要學習正視自己的需求,並慢慢如實的展現自己。
我覺得這是一段自我鬆綁的過程,讓我們慢慢瞭解到別人對自己的生氣、難過、討厭,其實不一定是自己的責任,我們不需要為別人的情緒過度的負責,因為我們也有自己的情緒和需要,但當然反過來也是,不能要求別人為我們的情緒負責,因為他也有他的需要。
我覺得晤談到最後所謂的鬆綁自己,可能是看到自己在關係中的選擇權吧!我們在關係中的言行表現,都是基於瞭解自己之後,心甘情願做的決定,而非總是別無選擇的犧牲退讓。
但我覺得這不管是對個案、對我自己還是對許多人來說,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為我們所在的文化就是鼓勵我們犧牲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別人,並將之視為「偉大」,也因此我們更需要持續的思考,才不會被一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道德教條所狹持。
但我覺得這不管是對個案、對我自己還是對許多人來說,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為我們所在的文化就是鼓勵我們犧牲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別人,並將之視為「偉大」,也因此我們更需要持續的思考,才不會被一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道德教條所狹持。
註:本篇文章並非在勸人自私,而是在勸那些在關係中過度犧牲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,能夠看見他人與自己的界線並思考道德教條對自己的意義。
全部看下來最後一句最重要啊啊啊啊~~~BY曹老爹
回覆刪除還好有寫出來~變成文眼了呢XD
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